2001年,淄博学院化学系(始于1978年)与山东工程学院化工系(始于1994年)合并组建化学工程学院,2017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经过40余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初步建成了“以工为主、理工融合”“厚基础、重实践、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职业技术师范)、应用化学、化学、化学(师范)、能源化学工程6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含师范)是山东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群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获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群对接产业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师范专业获教育部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职业技术师范)是山东省唯一为中高职院校培养师资力量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学院获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教学成果奖8项。

 

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储能技术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项目。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工程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0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2700余人。近三年,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各类科技竞赛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37项,2023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到46.6%,其中55%以上被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毕业生就业率超90%,就业单位主要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化学、万华化学、东岳集团等央企、国企及上市企业。

 

学院强化人才优先战略,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8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4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超过95%,有国际教育背景者达到25%;拥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2人,泰山学者4人,山东省杰青1人、省优青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127人;拥有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教指委委员2人,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等专业团体担任副会长或理事委员等职位22个,担任专业期刊副主编、编委者12人;拥有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5个,全国石油与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院设有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化学系、化学教育系、能源化工系及实验中心等6个基层教学组织。学院拥有教育部无氯氟聚氨酯泡沫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山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催化材料联合实验室、山东省纺织化学品与染整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先进能源材料与催化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清洁能源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与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氟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金科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研究院,与山东齐鲁科力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东佳集团等共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山东金诚石化集团等企业共建多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学院在清洁化工、能源化工、材料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科研优势,形成了新型聚氨酯材料研究院、清洁化工技术研究院、工业废水处理研究院等10个科研团队。近五年,学院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山东省专利特别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8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85项,在Nat. Commun.AIChE. J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43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0件,其中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专利成果独占使用许可权转让5.2亿元。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拉脱维亚里加工业大学、泰国农业大学等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学生互访等方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条件。近五年,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论文15篇,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15项,每年在全国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的升级以上奖励200多人次。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努力提高本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与社会,为企业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同时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多家企业长期在学院设立了奖助学金。

 

                            (数据截止时间:20239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