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发布人:王永振 发布时间:2020-08-09

学科代码:0817

一、学科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于2009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等级,2018年获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

本学科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特色品牌专业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共建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6个。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1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0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省部级人才8人,教育部化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化工学会等国家级学会理事或委员10人次。近5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5项、省部级课题59项、军工项目5项、企业委托课题16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1.7亿元;发表论文430余篇,其中SCI检索286篇、EI检索21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4项。

本学科聚焦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探索服务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加强博士点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具体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能够运用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化工、环境、能源、材料等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及高等教育等工作

3.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学术道德、敬业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研究方向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以下5个研究方向:

1.电化学工程(交叉方向)

2.催化反应与分离工程(英文方向)

3.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过程工程

4.材料化学工程

5.生物化学工程

详见附表1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2年(从开题通过之日起计算)。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要求不变。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必修课6学分和选修课≥4学分的学习任务。跨学科攻读学位研究生需根据导师要求修读2门及以上课程,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开题答辩,成绩不计入成绩单。

课程设置情况见附表2

六、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负责为主的指导小组(团队)制。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答辩,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1.开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博士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地做出开题报告。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发展动态、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课题预期成果及创新点等。博士论文开题采取答辩的方式进行,并提交书面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后,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5人以上的博导、教授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学生导师或者至少一位导师组成员必须参加学生的开题报告。

每个博士生做20分钟左右的开题报告+10分钟左右的提问。专家组根据博士生论文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创新性、博士生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和专业基础知识、博士生的工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做出合格不合格的明确评定。对通过的开题报告,博士生应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未通过者在三个月后才能再次申请开题。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将终止培养。

2.中期筛选

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在其开题以后6个月以上。中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博士论文研究工作的进展等。

学院组织考察小组(5人以上的博导、教授组成)对博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每个博士生做30分钟左右的中期答辩+15分钟左右的提问中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合格者可继续进行博士论文工作,并根据专家组意见进行改进。不合格的博士生,根据学校相关研究培养管理文件规定做肄业处理。

3.创新创业

(1进行6个月以上的出国访学研修;

(2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及以上;

(3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并获奖;

(4参加12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

以上每项计1学分,需完成3学分,其中第一项为必修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要求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执行。

1.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对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突出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2.博士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博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4.博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2年(自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考核通过起至博士论文答辩前)。

八、毕业与学位要求

满足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

(一)毕业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3.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考核合格;

4.完成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5.完成6个月以上的出国访学研修;

6.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学位要求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以及化学化工学院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附表1:研究方向简介

类别

培养目标

支撑课程

综合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综合能力

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学术原创精神,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等工作。

第一外国语、化学学科前沿、化学工程学科前沿

研究方向

电化学工程

从事用燃料电池、二次电池、储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化学与物理电源的关键材料、电极反应、器件组装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事电解、电镀、电化学沉积、电渗析、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关键材料开发、电极反应动力学、电化学理论研究及工业化方面的化学工程和化工工艺领域的问题。

现代化学电源、现代电化学、电极过程动力学、界面与催化

催化反应与分离工程

开展新型催化反应和化工分离过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研究膜催化、膜反应、膜分离、超临界反应、超临界萃取等单元过程技术及理论;开发新型高效多相催化剂,研制性能稳定的反应器结构,探索过程耦合技术。

催化原理与反应器理论、膜与膜过程理论、催化研究进展、高等分离工程

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过程工程

从事绿色新型化学品的设计、合成和应用以及现有精细化学品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以环境友好、节能减排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研究目标,开发功能化的精细化学品新产品、新技术;从事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反应机理、分离过程理论研究,开发从整个工程链中减少或消除污染的绿色化学工程单元技术。

高等反应工程、功能化合物设计与合成、精细化工进展、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材料化学工程

从事化工新型分离、催化及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化工过程与放大、材料化学工程反应器的技术研究。重点开展膜材料、电化学材料、高分子材料、防腐材料、能源材料、阻燃材料、光电材料等在制备、分离、催化及工程化方面的研究。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界面与催化、功能材料研究进展、现代科学分析与技术

生物化学工程

从事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生物传感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先导性药物分子的研发。解决利用生物催化剂进行产品加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药物的筛选,探索神经再生、免疫分子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策略,开发新型作用机理的药物化合物;研究天然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分子机理和构效关系。

生物反应工程、现代生物学技术、分子设计与模型、生物信息学导论


附表2:培养计划

学科名称

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代码

0817

单位名称

山东理工大学

培养类型

学术博士研究生

学分要求

总学分:15,必修课程学分:6,选修课程学分:4其他培养环节:5

课 程 设 置

课程类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备注

公共必修课程

4学分

G16004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Times

2

1

必修6学分

B14001

第一外国语

Primacy Foreign Language

2

1

学科平台课程

4学分

B06024

化学学科前沿II

Frontier in Chemical Science

2

1

B06023

化学工程学科前沿II)(英文)

Frontier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II

2

1

选修4学分选修1-2英文课程

G11003

数理统计

Mathematical Physical Equation

2

1

方向选修课程

≥2学分

B06025

高等化工热力学

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1

1

B06026

高等反应工程

Advanced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1

1

B06027

高等分离工程(英文)

Advanced Separation Engineering

1

1

B06028

传递过程原理

Principle of Transport Processes

1

1

B06029

催化原理与反应器理论(英文)

Catalytic Mechanism and Reactor Theory

1

1

B06030

膜与膜过程理论(英文)

Membrane and Membrane Process Theory

1

1

B06020

催化研究进展(英文)

Progress in Catalysis Research

1

1

B06032

生物反应工程

Biolog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1

1

B06038

现代电化学工程

Modern Electrochemistry Engineering

1

1

B06035

现代化学电源

Advanced Chemical Power

1

1

B06039

界面与催化

Interface and Catalysis

1

1

B06034

电极过程动力学

Kinetics of Electrode Process

1

1

B06033

现代生物学技术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1

1

B06044

分子设计与模型

Molecular Design and Modeling

1

1

B06037

生物信息学导论

Introduction of Bioinformatics

1

1

B06031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1

1

B06036

功能化合物设计与合成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1

1

B06046

精细化工进展

Progress in Fine Chemistry Industry

1

1

B06041

配位催化

Coordination Catalysis

1

1

B06019

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Functional Materials

1

1

B06042

高等有机化学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1

1

B06045

药物化学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1

1

B06021

生物制药工程进展

Progress in Bio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1

1

B06043

现代科学分析与技术

Modern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Technology

1

1

素养选修课程

≤1学分

G09064

科研与人文修养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umanistic Cultivation

1

2

G02060

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Research Literac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1

2

G13043

中国古代韵文阅读与欣赏

Chinese Ancient Verse Reading and Appreciation

1

2

G15001

东方哲学与现代化

Eastern Philosophy and Modernization

1

2

G17070

经济学基础

Basic of Economics

1

2

补修课程

不计学分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学位核心课程2及以上

 

 

导师确定

其他培养环节5学分)

培养环节

相关内容及要求

学期

开题报告

1学分)

1.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博士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地做出开题报告。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发展动态、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课题预期成果及创新点等。

2.博士论文开题采取答辩的方式进行,并提交书面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后,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5人以上的博导、教授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学生导师或者至少一位导师组成员必须参加学生的开题报告。

3.每个博士生做20分钟左右的开题报告+10分钟左右的提问。专家组根据博士生论文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创新性、博士生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和专业基础知识、博士生的工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做出合格不合格的明确评定。

4.对通过的开题报告,博士生应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未通过者在三个月后才能再次申请开题。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将终止培养

3-4

中期考核

1学分)

1.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在其开题以后6个月以上。

2.中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博士论文研究工作的进展等。

3.学院组织考察小组(5人以上的博导、教授组成)对博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

4.每个博士生做30分钟左右的中期答辩+15分钟左右的提问 

5.中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合格者可继续进行博士论文工作,并根据专家组意见进行改进。不合格或未参加中期考核的博士生,根据学校相关研究培养管理文件规定做肄业处理。

3-5

创新创业

3学分)

1.进行6个月以上的出国访学研修(为必修学分);

2.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

3.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并获奖;

4.参加12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

每项记1学分,需完成3学分其中第一项为必修学分。

1-8

培养单位

教授委员会主任

 

培养单位

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