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发布人:王永振 发布时间:2020-08-01


学科代码:085216

一、学科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2007年开始招收应用化学中职教师非全日制硕士,2010年开始招收工程领域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资源循环等学科方向着重开展传质与分离工程、催化与反应工程、材料化学工程、能源化工与资源利用以及精细化工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在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本学位点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人,引进与培养泰山学者、省优青等省级人才5人,建成45人的教授、副教授导师队伍。学位点近5年培养毕业生53人,在校生51人。承担纵横向课题200余项,涌现出无氯氟烃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等服务地方企业的重大成果。2009年学位点与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共建精细化工、催化材料实验室2015年升级建设山东省纺织化学品与染整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引进千人专家领衔建设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院。本学位点所属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工程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 掌握化学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化学工程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了解现代化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3. 具有能够使用计算机等现代科研手段快速获取科研信息的能力和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4. 为化工及相关行业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有化学工程师的职业素质,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

三、研究方向

化学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以下4个研究方向:

1. 传质与分离工程

2. 能源化工与资源利用

3. 材料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

4. 催化与反应工程

详见附表1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修业年限2-5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从开题通过之日起计算)。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要求不变。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至少17个必修课学分和10个选修课学分的学习任务。跨学科攻读学位研究生需根据导师要求修读2门及以上课程,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开题答辩,成绩不计入成绩单。

课程设置情况见附表2

六、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鼓励实行以导师负责为主的指导小组(团队)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原单位)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事业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1. 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时间及内容: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文献阅读、学术调研,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并在第三学期初提交和安排开题报告。

(2)由本学科专业5人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学生导师或者至少一位导师组成员必须参加学生的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方式:每个硕士生做10分钟左右的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提问10分钟左右。参加开题报告的所有导师根据学生课题的创新性、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和专业基础知识等方面对学生做出合格不合格的明确评定。

(4)不合格的学生,须在两个月后再进行开题,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2. 中期筛选

(1)中期考核的时间及内容: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第三学期期末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核。

(2)学生导师或者至少一位导师组成员必须参加学生的中期考核报告,评审小组由5人以上专家组成。

(3)中期考核方式:学生必须先提交论文进展报告,经审查合格后才能参加中期进展报告考核。每位研究生报告15分钟左右和10分钟左右提问。考核小组成员根据学生课题的创新性、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开展课题所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自开题报告以来的工作量和研究成果,对学生做出合格不合格的评价。

(4)考核不合格的,经学院、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做肄业处理。

3. 实习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需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教学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应届本科毕业入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不少于半年。委托培养、大学本科毕业于相关专业且在相关行业工作一年以上或因本人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专业实践的研究生,须经导师、学院同意,研究生院审核后可申请免修专业实践。

4. 创新创业

(1)进行3个月的访学研修或学术交流;

(2)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

(3)参加或指导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

(4)参加6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

共需完成以上至少2项,计2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要求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执行。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理论分析与研究、科学实验、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要求内容充实、技术先进、结论正确、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论文结构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研究成果、附录等,字数不少于3万字。

4.选题要求:全日制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与应用价值,可以是(1)化学、化工领域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攻关研究专题;(2)新技术、新工艺、新过程、新装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放大、设计与优化;(4)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化工先进技术。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能够体现作者综合应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先进性,应反映出作者对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出作者综合运用有关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在理论分析与研究、科学实验、工程应用与指导实践等环节提出一定的新见解。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还可以是工程管理论文等。

八、毕业与学位要求

满足以下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

(一)毕业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3)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考核合格;

(4)完成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5)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学位要求

学位论文的要求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执行。


附表1:研究方向简介

类别

培养目标

支撑课程

综合素质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掌握化学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化学工程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了解现代化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外国语

综合能力

具有能够使用计算机等现代科研手段快速获取科研信息的能力和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有化学工程师的职业素质,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

工程数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产权、化工热力学(II)、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环境质量评价

研究方向

传质与分离工程

掌握传质与分离工程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工程领域的传质与分离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了解化工分离过程中传质与分离新理论、新分离技术及其工程化分离过程的研究进展。利用化学工程原理,开展分离过程、流体流动、相平衡关系、传递机理、设备优化与数学建模等方面的研究,研究重点开发新型无机膜材料,开展陶瓷纤维膜制备与应用研究,开发精细化工分子蒸馏、化工过程强化、超临界萃取技术。

化工分离工程(II)、化工传递()、现代分离技术、化学反应器设计、化工过程节能与优化、化工系统工程

能源化工与资源利用

掌握能源存储与转换、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电化学储能等能源化工过程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利用化学与化工的理论与技术来解决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及能量传输基础理论和过程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包括:燃料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先进二次电池新体系(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等)及超级电容器等新型化学电源的关键材料、能量转换或存储机制、器件组装与性能调控技术等的研究;生物质催化转化及生物质油提质等的研究;电池材料和有色金属矿渣中有用成分的回收与利用。

高等物理化学、电极过程动力学、电化学研究方法、应用表面化学、新能源材料、能源电化学、电化学工程

材料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

利用化学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指导材料制备与加工过程。研究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间关系等科学问题;运用化学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对材料制备过程进行分析和流程优化设计,探索材料规模化制备中的结构控制规律;依托新型分离与反应技术,构建面向应用过程的材料设计方法和材料化学工程理论体系;掌握有机精细化学品的合成设计、结构鉴定、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精细化工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和精细化工新材料开发;采用催化反应新技术和分离精制新工艺,设计、合成或复配精细化学品;研究精细化学品结构、配方与专用功能的关系。面向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研发及工业化生产,开展医药中间体、纺织品整理与染色专用化学品、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水处理工程、高等有机化学、环境化学分析、实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精细合成设计、高分子材料工程、功能材料科学、绿色化学、高等精细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

催化与反应工程

掌握催化反应过程、催化剂工程、催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利用催化原理,设计制备新型催化材料,研究其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开发高效环境友好催化技术,主要从事面向工业催化剂载体制备、非均相工业催化剂、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不饱和烃类选择加氢用的贵金属催化剂、多孔陶瓷载体和催化剂制备等方面的研究。

膜反应与膜反应器、催化研究实验方法、现代仪器分析、现代测试技术


附表2:培养计划

学科名称

化学工程

学科代码

085216

单位名称

化学化工学院

培养类型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学分要求

总学分:33,必修课程学分:17,选修课程学分:10 ,其他环节:6

课 程 设 置(中英文对照)

课程类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备注

公共必修课程

6学分

G16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1

 

G16003

自然辩证法(自然)

 Dialectics of nature

1

1

 

G14001

研究生英语

English for Graduate Students

3

1

 

学科平台课程

11学分

G11004

工程数学

Course 1

2

1

必选

G15004

工程伦理

Engineering Ethics

1

1

G30032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实践类课程)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Thesis Writing

1

1

G30031

知识产权与学术规范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academic norms

1

1

060002

化工热力学(II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II)

2

1

060070

化工分离工程(II

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 (II)

2

1

060003

反应工程(II

Reaction engineering(II)

2

2

方向选修课程

≥9学分,其中实践类学分≥4

060105

化学工程学科前沿(I

Frontie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

1

2

选修1-2门全英文课程;

060071

化工传递(

Chemical Delivery (II)

2

2

060097

化工安全技术(实践类课程)

Chemical Safety Technology (Practice)

2

1

060016

催化反应过程分析

Analysis of Catalytic Reaction Process

2

1

060091

科技论文写作(全英文)

Scientific English Writing

2

2

060072

化工系统工程

Chemical System Engineering

2

2

060073

膜反应与膜反应器(全英文)

Membrane Reaction and Membrane Reactor

2

2

060004

高等有机化学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2

1

060005

高等物理化学

Advanced Physical Chemistry

2

1

060006

电极过程动力学

Electrode Process Dynamics

2

1

060007

电化学研究方法

Electrochemical Research Method

2

2

060009

催化研究实验方法

Catalytic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thod

2

2

060010

环境化学分析

Environmental Chemical Analysis

2

2

060074

现代分离技术

Modern Separation Technology

2

2

060032

现代仪器分析

Modern Instrument Analysis

2

1

060075

应用表面化学

Applied Surface Chemistry

2

2

060076

催化剂表征与测试

Catalyst Characterization and Testing

2

2

060033

计算化学(全英文)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

1

060078

新能源材料

New Energy Materials

2

2

060079

实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 and Data Processing

2

2

060080

精细合成设计

Fine Synthetic Design

2

2

060081

高分子材料工程

Polymer Material Engineering

2

2

060020

能源电化学

Energy Electrochemical

2

2

060021

电化学工程

Electrochemical Engineering

2

2

060024

功能材料科学

Func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

1

060049

现代测试技术(实践类课程)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2

2

060083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2

2

060103

高等精细有机合成

Advanced Fine Organic Synthesis

2

2

060087

化工过程模拟方法及原理(实践类课程)

Chemical process simulation method and principle

2

1

060082

高分子化学

High Polymer Chemistry

2

2

060098

环境质量评价(实践类课程)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2

1

060099

化学反应器设计(实践类课程)

Chemical Reactor Design

2

1

060100

化工过程节能与优化(实践类课程)

Energy saving and optimization of chemical process

2

2

060101

水处理工程(实践类课程)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2

2

素养选修课程

≤1学分

G31001

中国传统文化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1

2

 

G15001

东方哲学与现代化

Oriental Philosophy and Modernization

1

2

G13043

中国古代韵文阅读与欣赏

Chinese ancient verse reading and appreciation

1

2

G17070

经济学基础

basic of economics

1

2

G05024

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应用系列讲座

Computer Science Fronti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eries Lecture

1

2

G02060

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Research literac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1

2

G13042

诗歌与审美艺术

Poetry and Aesthetic Art

1

2

G10014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1

2

补修课程

不计学分

 

跨学科攻读学位研究生需根据导师要求修读至少2门我校本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不计入学分。

 

1-2

导师

确定

其他培养环节6学分)

培养环节

相关内容及要求

学期

开题报告

1学分)

1.开题报告时间及内容: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文献阅读、学术调研,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并在第三学期初提交和安排开题报告。

2.由本学科专业5人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学生导师或者至少一位导师组成员必须参加学生的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方式:每个硕士生做10分钟左右的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提问10分钟左右。参加开题报告的所有导师根据学生课题的创新性、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和专业基础知识等方面对学生做出合格不合格的明确评定。

4.不合格的学生,须在两个月后再进行开题,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3

中期考核

1学分)

1.中期考核的时间及内容: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第三学期期末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核。

2.学生导师或者至少一位导师组成员必须参加学生的中期考核报告,评审小组由5人以上专家组成。

3.中期考核方式:学生必须先提交论文进展报告,经审查合格后才能参加中期进展报告考核。每位研究生报告15分钟左右和10分钟左右提问。考核小组成员根据学生课题的创新性、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开展课题所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自开题报告以来的工作量和研究成果,对学生做出合格不合格的评价。

4.考核不合格的,经学院、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做肄业处理

4-5

实习实践

2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需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教学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应届本科毕业入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不少于半年。委托培养、大学本科毕业于相关专业且在相关行业工作一年以上或因本人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专业实践的研究生,须经导师、学院同意,研究生院审核后可申请免修专业实践,直接获得相应学分。

2-5

创新创业

2学分)

1.进行3个月的访学研修或学术交流;

2.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

3.参加或指导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

4.参加6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

共需完成以上至少2项,计2学分。

1-5

培养单位

教授委员会主任

 

培养单位

负责人